第二节 前庭蜗器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
 2.了解外耳的组成,掌握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掌握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3.了解中耳的组成,掌握鼓室的形态(分部、六个壁上的主要结构)、位置和交通,了解听小骨的名称、连结、位置和作用。了解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掌握咽鼓管的形态、特征、开口位置、作用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掌握乳突小房和鼓窦的位置。
 4.了解内耳的分部和位置。掌握骨迷路的形态和膜迷路的组成。了解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形态和功能。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二、实验内容

 模型及标本观察
 1.前庭蜗器模型
 (1)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2)中耳:鼓室六壁、听小骨、咽鼓管
 (3)内耳:骨半规管、前庭、耳蜗、膜迷路
 2.标本:
 (1)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2)中耳鼓室六壁(岩部内)、听小骨(三块)、咽鼓管
 (3)内耳(迷路)

主页 上一节 下一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