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病例讨论

 

病例

患者李××,男性,19岁,学生,于1998625日上午9因车祸大量失血送急诊抢救。

体检:心率130/分,血压8.0/5.3KPa60/40 mmHg,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弱。

经过立即清创止血,处理其伤口,并输入全血2000ml后,患者面色好转红润,心率降至90/分,血压回升至13.3/9.3KPa100/70mmHg)。然而,半小时后血压又降至9.3/5.3Kpa70/40mmHg),心率升至120/分,面色正常,脉饱满。

    讨论题:

1.   输血前,平均压和脉搏压为什么降低?

2.   为什么心率升高?

3.   为什么皮肤苍白,湿冷?

4.   分析第二次血压降低的原因。

5.   为什么心率再次升高?

                                                (王玲、仇晓菁)

 

 

病例

    患者吴××,男性,52岁,干部。于199258因刺激性干咳半年,持续痰中带血一月余由内科门诊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半年开始咳嗽、胸痛,近一月以来发现痰中带血,并伴有低烧。

        入院检查:体温37.8,呼吸22/分,血压12.0/8.0KPa90/60 mmHg),胸部X线检查:右肺上叶有一个1×1.5cm2肿块影,肿块影边缘毛糙。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肺癌。于入院一周后进行胸部手术。

        术中使用氧环丙烷麻醉。吸入的气体为70%-80%氧气。潮气量为400ml,呼吸频率为23/分。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90mmHg,氧饱和度为100%,动脉血pH7.14

    讨论题:

1.   低的pH值是呼吸性的还是代谢性的?

2.   当血氧饱和度为100%时,二氧化碳分压为什么会升高?

3.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是因为二氧化碳扩散减少吗?

4.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是因为通气不足吗?

5.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王玲、仇晓菁)

 

病例

    患者刘××,女性,50岁,主妇。主因肥胖、浮肿6年,近2月加重,于19941130 日入院。

        患者于1987年开始渐进性肥胖,平均每年体重增加4公斤,皮肤毛发干糙,便秘,怕冷并乏力,同时伴有浮肿,蔓至周身。近两月以来上述症状加重。

        入院查体:体温35.3,脉搏55/分,血压14.7/9.3KPa110/70 mmHg),行动迟缓,言语笨拙,舌肥厚。皮肤干燥,蜡黄色,无汗,眉毛稀疏,头发无光泽。便秘,怕冷和乏力。此外,体重增加,面部及四肢末端浮肿,但无压痕。

 

    实验室检查结果:

基础代谢率:-40%

  放射性碘摄入率:10%/24h    25-65%/24h

  蛋白结合碘:1.6μg/100ml   3.2-7.2μg/100ml

  尿17-羟皮质醇:11mg/24h    (女 4.0-10mg/24h

  尿17-酮类固醇:12mg/24h    (女 3.0-17mg/24h

    尿垂体促性腺激素:6RU/24h   5.0-10.0RU/24h

    讨论题:

    1.用有关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知识解释病人便秘和乏力的原因。

    2.甲状腺激素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3.甲低病人浮肿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压痕?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4.甲状腺激素对精神影响的机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生长期儿童大脑功能的影响?

    5.甲状腺激素对适应寒冷环境的影响?为什么?基础代谢率降低的原因?

    6. 此甲低病人是由于碘缺乏吗?放射性碘摄入率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7. 17-羟皮质醇,17-酮类固醇和垂体促性腺激素说明了什么?此甲低病人是由垂体功能减退引起的吗?

                                                    (王玲、仇晓菁)

 

 

病例

        患者董××,女性,52岁,干部。主因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一年,症状加重一月余,于1990720入院。

        患者于1989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渴,饮水量及尿量增加。食欲增加,经常有饥饿感,体重反而有所下降。

        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4/分,血压16.0/10.7KPa120/8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佳,心率齐,腹平软,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50mg/ml,口服糖耐量试验,餐后1小时血糖:240mg/ml,餐后2小时血糖:160mg/ml。尿常规为尿糖阳性(+++),24小时尿糖定量2次均为140g

讨论题:

1.为什么尿中出现葡萄糖?

    2.多尿和多饮的原因?

 3.葡萄糖的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有何不同?

                                                        (王玲、仇晓菁)

 

 

病例

      患者于××,男性,28岁,教师。主因上腹部疼痛五年余,近半月伴乏力及黑便,于1992918日入院。

        患者于19879月开始,自感上腹部烧灼样疼痛,范围较局限。经常早晨醒来感到上腹部烧灼样疼痛,进食和服抗酸药可缓解。近半月以来感觉疲乏、无力,同时发现黑便。

        查体:脉搏120/分,血压:12.0/9.3KPa90/70mmHg),血细胞比容:0.40

    入院后检查及治疗:口服巴比妥酸盐进行镇静,用胃管抽出胃内物。几小时内,血压为16.0/10.7KPa120/80mmHg),心率为90/分。通过胃管连续滴注碳酸钙并且肌肉内注射阿托品。以后的几天内,嘱病人少量多餐。放射检查为十二指肠溃疡。盐酸的基础分泌率为6mEq/h,组织胺试验:盐酸分泌率为33mEq/h

    讨论题:

             1.为什么吸出胃内容物?

    2.为什么在血压低和脉搏快时不给予阿托品而在血压恢复正常后给予?阿托品有何作用?

    3.为什么给予碳酸钙和少量多餐进食?

            4.在控制胃酸分泌时,为什么镇静非常重要?

 

                                                        (王玲、仇晓菁)

 

 

                  病例

 

 张X X,女,34岁,教师。

主诉:青霉素皮试后心悸,呼吸困难。

病史:咳嗽、咯痰3天,发烧1天,临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在门诊注射室做青霉素皮试后突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旋即晕倒,昏迷。曾用过青霉素,无过敏反应。

体检:体温384C,脉搏细弱,呼吸36/分,血压.0。心率150/分,律齐,未闻杂音。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讨论:

1.  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2.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抢救药物是什么?该药用于过敏性休克的药理学依据为何?

3.  该病人还可辅助使用何药治疗?

                                                  

 

 

病例

X X,女,25岁,职员。

主诉:寒战、发热、咳嗽、胸痛5天,咯铁锈色痰1天,经急诊入院。

病史:一周前因受凉后感觉周身无力,头痛、肌肉酸痛,继而出现寒战、发热、咳嗽、咯痰、胸痛,自行服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入院前1天痰量增多,呈铁锈色,高烧40C,精神萎靡,急来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

体检:体温403C 2,脉搏108/分,呼吸32/分,血压123/87 kPa。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左肺中下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8/分,律齐,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000/mm3,中性粒细胞86%

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左下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诊断:大叶性肺炎伴中毒性休克

讨论:

1.  对该病人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治疗原则是什么?

2.  可选用哪些药物治疗?

                                  

 

 

      病例

X X,男,18岁,学生。

主诉:心悸、气短2年,咳嗽、咯血、尿少2周,腹胀、恶心、呕吐3天,经急诊入院。

病史:患者于2年前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咳嗽、浮肿,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间瓣狭窄。此后,经常复发。两周前因劳累后感觉咳嗽气促,浮肿、尿少,在当地医院经强心利尿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尿量增多,浮肿减轻。但一般情况无明显改善,3天前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思睡,全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

体检:体温363C,脉搏100/分,呼吸26/分,血压132 /79 kPa。二尖瓣面容,端坐呼吸,紫绀,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右侧胸水,并有腹水,肝大下缘达脐上两指,双下肢浮肿明显。

实验室检查:血钾30 mmolL-1 35 ~55 mmolL-1); 血钠112 mmolL-1   135 ~145 mmolL-1);血氯509 mmolL-195 ~105 mmolL-1);HCO3 357 mmolL-125±3 mmolL-1)。

诊断:

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Ⅳ级

2.  电解质紊乱

讨论:

1.  该病人为何出现电解质紊乱?

2.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病例 九

    患者女性,48岁,南郊区农民,于 1973 8 21日下午四时因腹泻呕吐一日, 经急诊入院。

    患者入院前一日曾吃剩咸鱼及螃蟹,下午四时开始有阵发腹痛轻微发烧,随即出现腹泻及少量呕吐,大便呈稀水样,无脓,无里急后重,共腹泻十余次。每次约500700ml,次日晨腹泻仍不止,并感全身无力,心慌、尿少,口渴,因易激起呕吐,仅能小口饮水,即送保健站治疗。

    于保健站检查:血压80/50mmHg,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2,000ml加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输液后口渴缓解,尿稍增,但其它症状无进步,下午四时由于患者腹泻仍不止,并且四肢厥冷,小腿抽筋,于是来我院治疗。

    八时查体:体温36.2,脉搏细弱102/分,呼吸25/分,神志尚清,表情淡漠,无力说话,皮肤弹性差,指皱、肢体冷厥,眼窝下陷,有明显紫绀,心跳快速微弱,血压70/40mmHg,舟状腹,肝脾未触及,膝腱反射未引出。

    化验:红血球5.9百万/mm3,血红蛋白17.1g%,白血球14,000 /mm3,中性多核81%,血浆比重1.032,非蛋白氮46.5mg%,CO2结合力15mEq/L,血钾3.0mEq/L,血钠128mEq/L,大便中有少量红血球和脓细胞。

    入院后当即大量快速注入含有适量碳酸氢钠及葡萄糖之生理盐水,并给抗菌素,两个小时后脱水情况显著好转。血压升至90/65mmHg,肢体转暖,紫绀减轻,尿量见增,CO2结合力19mEq/L,但仍有水样便,七小时后患者无力进一步加重,心脏偶有早跳,经前后补入KCl 2克后,情况逐渐好转。入院18小时后,腹泻停止,输液仍继续,且速度较快,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检查两侧肺部有多数湿性音,心率105/分,立即停止输液,咳嗽情况好转,尿量恢复正常。

    此后,病人情况日渐好转,大便培养有嗜盐杆菌生长。患者于一周后痊愈出院。

    讨论题:  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该患者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障碍的发展机制,并对其治疗措施予以评价。                                                                                                                                     

    正常值:

    血浆比重:1.022 1.026

    血非蛋白氮:2237mg

    血浆CO2结合力:2128mEq/L

    血清Na136145mEq/L

    血清K3.5 5.5mEq/L

    血清Cl98 106mEq/L

                                                                  (马泰)

 

 

病例 十

    病人XX,男性,29岁,于1970102日因下肢挤压伤急症入院。

    在入院前2小时,在赶车途中马惊,为避免惊马伤人奋力将马拉住,但不幸拖倒在地,车轮由患者两大腿前侧轧过,左大腿上部出血不止,赤脚医生闻讯赶到,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前额有汗,精神紧张,但意识清楚,脉搏有力,每分钟98次,呼吸稍快,血压130/90mmHg,右大腿下部有大面积的组织挫伤,大腿畸型,轻轻移动大腿时,股骨下1/3有磨擦音及重叠的骨折端,说明有右股骨1/3闭合性骨折,大腿上方至腹股沟韧崐带处有长约10厘米左右的整齐的软组织裂伤,并不断漏出鲜红色血液,于伤口处窥见骨折断端,考虑为股骨1/3开放行骨折,伴有大血管破裂,赤脚医生作紧急的止血包扎及固定并注射了吗啡止痛,患者稍见好转,立即送地段医院。由于左大腿伤口较高不易上止血带,故在转途中继续出血,情况逐渐恶化。

    入院时检查患者意识清楚,答问稍慢,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前额冷汗,口唇轻度发绀,心率130/分,脉细而弱,血压50/?mmHg,四肢湿冷,表浅静脉下陷,静脉注射困难,当即给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及中分子右旋糖酐500ml,输血600ml,患者血压回升至90/60mmHg。在输液同时左大腿扩创止血缝合机骨折复位手术并固定,大腿复位采用小夹板固定,手术后患者血压恢复到115/80mmHg,继续补液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病情转危为安。

    讨论题:  根据病例介绍, 分析机体可能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

                                                                 (马 泰)

 

 

病例  十 一

    患者范XX,男性,52岁,因发烧,胸痛,痰中带血,于1974425日上午11时经急症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两天发烧,次日有胸痛,咳嗽痰中带血,下午逐渐嗜睡,并有大小便失禁,于晚六时送我院急症室就诊观察。患者过去除曾患结核外,无其他疾病史。于急症室检查:体温39.6℃,呼吸27/分,脉搏104/分,血压70/50mmHg,嗜睡,呼吸急促浅表,胸部无明显浊音,右侧有管性呼吸音,心尖搏动不明显,心音极弱,律齐脉细数。

    化验:白细胞18,200/mm3,中性多核性白细胞占79%,CO2结合力18.7mEq/L。X-Ray:右肺中部有大片阴影。诊断为大叶性肺炎、中毒性休克。当即为抗菌素输液。给碱性药物及收缩小动脉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等,血压先维持在110/80mmHg,但次日又降 50/40mmHg,即于上午11时入院继续抢救。

    入院后继续给以上治疗,但血压波动于7080/5060mmHg之间。于下午1时因心音突然听不见, 给较大剂量收缩小动脉药物,连续新福林、间羟胺、美速克新命等。但血压继续下降,神志转入完全昏迷,四肢厥冷,皮肤口唇有明显紫绀。于下午5时,患者吐咖啡色液体,血压测不到,测量中心静脉压为 4cmH2O,当即停用收缩小动脉药物而改用阿托品、654-2等并输入胶体溶液。患者颜面逐渐红润,皮肤转暖,血压升到80/50mmHg,但测 CO2结合力仍为15.6mEq/L,经纠正酸中毒后血压进一步好转。

    26日患者继续输液(包括部分胶体溶液),血压能维持于90/70mmHg中心静脉压7cmH2O。尿中曾发现多数颗粒管型。27日患者清醒可回答问题,于430日痊愈出院。

    讨论题:

    1. 根据病情发展过程, 该患者可能发生的机能代谢变化有哪些?

    2. 早期使用缩血管药物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血压下降而病情加重的表现?

3. 你对治疗措施如何评价? 有何理论依据?

    正常值:

    血液白细胞 5,00010,000/mm3

    中性多核性白细胞 70

    动脉血压(肘部)120/80 mmHg

    中心静脉压 511cmH2O

    CO2结合力 2327mEq/L

                                                               (周 肃)

 

 

病例 十二

男性,42岁,198854日患右眼角膜穿通伤,半年后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右眼常红,肿,疼痛。同年729日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右眼角膜穿通伤后,合并感染,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于82日收住院拟行眼球摘除术。

既往无肾脏疾患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检:血压110/80mmHg, 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扪及。尿常规检查阴性。入院后按青光眼术前常规口服醋唑磺胺(Diamox0.25g, 一日三次,三天后在局麻下行右眼晶体摘除术及粘连剥离术。术后第四天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软,有不固定部位的轻压痛,肠鸣音如常。此后逐渐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四天无尿。813日血尿素氮106mg%,二氧化碳结合力23容积%,血清钾6.6mEg/L. 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硷中毒,失代偿。即行腹腔透析,后改行血液透析,但血尿素氮继续上升达310mg%,血肌酐13.8mg%, 终因抢救无效于817日死亡。

死后肾穿,病理检查所见: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肾曲管,肾小管及肾盂有大量黄色放射状药物结晶沉着,肾盂广泛出血坏死。

讨论:

1.     患者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2.     对本例患者的抢救措施是什么?

                                                          (马玉铭)

 

 

病例  十三

患者,女,20岁,因腹痛3小时,伴厌食,恶心,呕吐于9252日急诊就医。

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突发腹痛,为弥漫性,持续性顿痛,无放射痛。同时伴有厌食,恶心,呕吐水样物1次。无发热。无腹泻。无暴饮暴食史。3年前,曾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且逐渐消瘦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查空腹血糖330mg/dl.被诊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一直用胰岛素治疗。发病前一天,因外出与同学聚会而未用胰岛素。次日便感乏力,食欲不振,并感烦渴,尿量增多。既往有“胃病史”,月经正常。

入院时查体:体温37°C,血压120/70mmHg,痛苦病容,神志清楚,呼吸急促,无紫绀。皮肤色泽和弹性良好,巩膜无黄染,心率100/分,心律齐。两肺清音。腹 部平坦,无胃肠型,全腹紧张。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之不满意。肠鸣音较弱。无移动性浊音,神经系统检查(--)。

化验室检查:WBC 10×109 /L;血糖51.2mmol/L.(915mg/dl); 血钾5.6mmol/L; 血钠135mmol/L; 血氯98mmol/L; 血尿素氮3.57mmol/L; CO2 CP 6.7mmol/L; 血淀粉酶35Iu/L;尿糖++++;尿酮体++++X线:胸,腹透视及立体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

住院经过: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同时输入生理盐水1000ml4%碳酸氢钠400ml4小时后复查血糖20.2mmol/L;血钾5.4mmol/L; 血钠142mmol/L; CO2CP13.4mmol/L; 尿糖+++;尿酮体+。此间,腹痛明显减轻,腹壁肌紧张消失。

讨论:

1.    糖尿病患者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2.    糖尿病患者体内有哪些病理生理改变?

                                                           (马玉铭)

 

 

                病例 十四

患者女性,63岁,河北省农民。反复咳嗽咯痰5年,发热,呼吸困难一天。

患者5年来反复间断性咳嗽,咯痰,在当地公社医院口服止咳药物后症状可缓解。半年前因受凉,感冒发热2天,体温达40°C,咳嗽加重,气喘明显,咯浓痰(每日约1000ml)。无咯血关节痛史。在当地医院曾按“肺结核”给予利福平,雷米封治疗,半年来症状无改善,各次查痰未见瘤细胞及抗酸杆菌,曾2次行支气管镜检,也未见肿瘤生长。发病以来体温正常,3天前来我院就诊。

当时体检:一般情况欠佳,稍发绀,不能平卧,两肺呼吸音粗糙,左肩胛区偶闻湿性罗音,心率100/分,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X线胸透示左肺结核,右中肺见播散病灶。左第二前肋间似有块影,边界不清,左侧膈肌界线不清。次日下午起发热,喘息加重,不能平卧,痰咳不出。末梢血WBC 19000/mm3, N 98%, L 2% .Bp 70/?mmHg.经急诊室初步处理后,以“中毒性休克”速收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14岁初潮,周期3/3048岁绝经,未怀过孕。配偶健在,其母健在,父死于食道癌。

入院体检:T 38.2℃, P 120/分,R 32/分,Bp 50/30mmHg.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四肢发凉,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咽部充血,颈软,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两侧胸廓对称,叩诊稍浊,两肺均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音低顿,心率130/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余无特殊发现。

化验室检查:动脉血:pH 7.21 ;PCO2 41.0mmHg; HCO3 12.3mmol/L; BE 14.6mEq/L; K 2.0mmol/L; Na 121mmol/L;CL 85mmol/L.

入院诊断:(1.肺感染,肺癌待除外。(2.呼吸衰竭。(3.感染性休克。(4.电解质紊乱。

患者于入院当日中午1250分给予抗休克,扩容,纠酸,调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和强心等治疗。病情继续恶化,至1655分呼吸停止,58分心跳停止。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脏按摩后心跳恢复,一度两肺湿罗音减少,四肢紫绀冰凉改善。但于205分呼吸及心跳再次停止,救治无效死亡。

死后尸检病理诊断: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合并肺炎。

讨论:

1. 运用病生理知识讨论本病例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 结合本病例特点确定呼衰的抢救措施?

                                                                                 (马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