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备原理
免疫金(immunogold)是指胶体金与抗原或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结合物,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习惯上要称之为金探针。
制备原理为蛋白质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而结合的过程。吸附的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因胶体金颗粒表面带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因间靠静电力相互吸引,达到范德华引力范围内即形成牢固的结合,同时胶体金颗粒的粗糙表面也是形成吸附的重要条件。因此环境pH和离子强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其他如胶体金颗粒的大小、蛋白质的分子量及蛋白质浓度等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吸附。
2.技术要点
1)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整 用K2CO3或HC1溶液调节胶体金溶液的pH至选定值。原则上可选择待标记蛋白质等电点,也可略为偏碱。但通常最适反应pH往往需经多次试验才能确定。
在调节胶体金的pH值时应注意,胶体金会阻塞pH计的电极,不可直接将电极插入胶体金溶液中,宜先用终浓度为0.1%的聚乙二醇(PEG20000)稳定胶体金后,再测定胶体金的pH值。
2)蛋白质最适标记量的确定 将待标记蛋白作一系列稀释后各取一定量加人装有一定量胶体金的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NaCl溶液,混匀后静置数小时,对照管(无蛋白)及加人蛋白量不足的管,溶液颜色由红变蓝;蛋白量足或超过的管保持红色不变,其中含蛋白量最低的一管即为稳定胶体金所必须的最适标记量。以此比例并增加10%-20%即为标记全部胶体金溶液所需的蛋白总量。
由于蛋白质溶液含盐量较高或形成聚合物极易影响标记过程,因此,标记之前最好将蛋白质溶液用低浓度的盐水透析数小时并高速离心除去聚合物。
3)标记过程 在电磁搅拌下将1/10体积的合适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加于胶体金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 BSA并调整pH至8.5,放置室温反应继续反应数分钟。
4)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中未结合的蛋白质。离心条件视胶体金颗粒的粒径而异:对5nm金颗粒可选用40000r/min离心1h;8nm金颗粒用25000r/min离心45min;14nm金颗粒用25000r/min离心30min,40nm金颗粒用15000r/min离心30min。
5)轻吸上清液。沉淀用含PEG或BSA的缓冲液悬浮,恢复原体积后再离心。如此洗涤2~4次。以彻底除去未结合的蛋白质。
6)免疫金复合物最终用稀释液配制成工作浓度保存。稀释液通常是加入稳定剂的缓冲液。缓冲溶液常用中性的PBS或Tris缓冲液。
注意事项 多种蛋白质、葡聚糖、PEG2000、明胶等均为良好的高分子稳定剂,PEG和BSA是最常用的稳定剂。稳定剂有两大作用:①为保护胶体金的稳定性,使之便于长期保存;②为防止或减少免疫金复合物的非特异性吸附反应。稳定剂的合理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不适当的稳定剂有时也会导致非特异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