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人类皮肤、粘膜等多种器官疱疹性炎症,其中生殖器疱疹属于性病。
 
本节主要内容: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生物学性状
    基因组由两个互相接连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双链线状DNA组成。HSV有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DNA同源性50%。10种包膜糖蛋白,其中gG为型特异性抗原,gB和gD与病毒的吸附有关,gD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最强。
 
致病性
  ○ 传染源:患者和健康带毒者
○ 传播途径:
  HSV-1:密切接触、呼吸道、胎盘
HSV-2:性接触、产道
  ○ 感染类型:
    -原发感染:多见隐性感染。
 HSV-1:疱疹性龈口炎,湿疹,甲沟炎,角膜结膜炎,脑炎;
 HSV-2:生殖器疱疹。
-潜伏感染和再发感染:
 HSV-1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当人体受到各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发热、寒冷、日晒、月经等,潜伏的病毒被激活,转为增殖性感染。
-先天性及新生儿感染 :
 HSV-1:胎盘→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
 HSV-2:产道→新生儿疱疹
   
免疫性
    HSV原发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出现中和抗体,3~4周达高峰,可持续多年。这些抗体可中和游离病毒,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但不能清除隐伏于神经节中的病毒和阻止复发。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采集水疱液等标本,接种于人胚肾等易感细胞,经培养,细胞出现肿大、变圆等病变。然后用HSV的单克隆抗体作免疫荧光染色等鉴定。

○快速诊断 刮取疱疹病损的基底部材料,用荧光素标记或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染色,检查细胞内的特异性疱疹病毒抗原。最近应用原位核酸杂交法和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疱疹病毒DNA,方法快速、敏感而特异。
防治原则
    对HSV感染的控制目前尚无特异性方法,避免同患者接触可减少感染机会。碘苷、阿糖胞苷等滴眼,对疱疹性角膜炎有较好疗效。无环鸟苷(acyclovir ACV)对生殖器疱疹、疱疹性脑炎、免疫缺损病人的复发性疱疹及播散性疱疹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