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
|
●本节主要内容: |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微生物学检查法 |
●防治原则 |
|
●生物学性状 |
|
类似HSV,但只有一个血清型。 |
|
●致病性与免疫性 |
|
○传染源:患者(唯一天然宿主) |
○传播途径:呼吸道 |
○所致疾病 |
|
-原发感染:水痘 |
|
儿童:斑丘疹,水疱疹,偶见并发症(脑炎,肺炎)。
孕妇:症状较重,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产。
免疫低下患者:重症水痘。 |
|
|
|
|
|
|
-潜伏感染和再发感染:带状疱疹 。 |
|
仅发生于过去有水痘病史的人,成人和老人多发。儿童在水痘病愈后,病毒能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中年以后,当机体细胞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到达所支配的胸腹或面部皮肤细胞内增殖,引起复发。 |
|
|
|

水痘
|
|

带状疱疹
|
|
|
●微生物学检查法 |
|
水痘和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都较典型,一般不依赖实验室诊断。 |
|
●防治原则 |
|
应用VZV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1岁以上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和成人,可以有效地预防水痘感染和流行。无环鸟苷、泛昔洛韦及大剂量的干扰素,能限制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发展和缓解症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