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细菌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总 论

 

细菌的形态
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

消毒与灭菌

各 论

螺 旋 体

 
 
 

细胞壁


  细胞壁(cell wall):细菌细胞膜外的一层膜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性,平均厚度15-30nm。

主要内容


细胞壁的功能:

①维持细菌外形,保护细菌不受渗透压破坏;
②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③菌体抗原性的表达;
④某些成分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如LPS)。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具有的共同组分是肽聚糖,另尚有其各自特殊组. (更多图片)


  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

  • 革兰阳性菌(G+)——蓝紫色;
  • 革兰阴性菌(G-)——淡红色。


革兰阳性菌(G+)细胞壁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

主要成分:①肽聚糖(15-50层)②磷壁酸

  • 肽聚糖(peptidoglycan)
      肽聚糖为原核细胞所特有,是一类复杂的多聚糖。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肽聚糖可形成机械强度较大的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图1) (图2) (图3)

  • 磷壁酸(teichoic acids)
      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0%。磷壁酸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疾经磷酸二脂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多聚物。按其结合部位不同,分为壁磷壁酸(wall teichoid acid)和膜磷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两种。(图)



革兰阴性菌(G-)细胞壁结构(大肠埃希菌)

主要成分:①肽聚糖(1-3层)②外膜

  • 肽聚糖结构
      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则为单层平面网络的二维结构。(图)

  • 外膜(outer membrane)
      外膜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组分,约占细胞壁干重的80%。自内而外,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图)脂蛋白连接肽聚糖层和脂质双层。脂质双层的结构类似细胞膜,其中镶嵌着外膜蛋白。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组成(图),即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因此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核心多糖位于脂质A的外层,有属特异性。特异多糖是脂多糖的最外层,具有种特异性,是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更多图片)


  如以上所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下表对其进行了比较。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

占细胞壁干重的5-20%
糖类含量

约45%

15-20%
脂类含量
1-4%
11-22%
磷壁酸
+
-
外膜
-
+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胞壁受损后,仍能够生长和分裂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因其在Lister研究院被首先发现而得名。来源于革兰阳性菌的称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来源于革兰阴性菌的称为原生质球(spheroplast)。

  • 诱导
      细菌L型在体内或体外、人工诱导或自然情况下均可形成。诱导因素很多,如青霉素,溶菌酶等。
  • 青霉素作用机理:
      在细胞壁合成过程中, 有一种酶参与其中,即转肽酶。在转肽酶的作用下,四肽侧联和五肽交联桥实现共价联接。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该转肽酶,最终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结构。
  • 溶菌酶作用机理:
      溶菌酶可裂解肽聚糖聚糖骨架中的NAM和NAG之间的beta-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导致细菌裂解。
  • 形态学特性:
      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无论其原为革兰阳性或阴性,形成L型后大多转为革兰阴性。
  • 培养特性
      其营养要求基本与原菌相似,但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故较难培养。细菌L型生长繁殖教原菌缓慢,一般培养2-7天后可形成荷包蛋样细小菌落,也有成颗粒状或丝状菌落。
  • 致病特性:
      某些细菌L型仍具有一定致病性,常引起慢性感染。此类感染通常发生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
   


细胞壁的结构(点击看大图)


(图一)革兰阳性菌


(图二)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结构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结构


外膜


荷包蛋样菌落

   


CopyRight 2003.10 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制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