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prophage),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裂解。温和噬菌体的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lysogeny)。由此可知,温和噬菌体可有三种存在状态:①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另外,温和噬菌体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噬菌体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
溶原状态通常十分稳定,能经历许多代。但在某些条件如紫外线、X线、致癌剂、突变剂等作用下,可中断溶原状态而进入溶菌性周期,这称为前噬菌体的诱导与切离
(excision),发生率为10^-2~10^-5。极少数溶原性细菌中的前噬菌体离开细菌基因组后,不进入溶菌性周期,这个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治愈”。
溶原性细菌具有抵抗同种或有亲缘关系噬菌体重复感染的能力,即使宿主菌处在—种噬菌体免疫状态。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这称为溶原性转换(1ysogenic conversion)。
溶原性周期:
温和噬菌体核酸注入宿主菌后,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并不引起细菌裂解。其复制过程包括吸附、穿入、整合等阶段。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prophage)。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
溶菌性周期:溶原状态通常十分稳定,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紫外线、致癌剂、突变剂等,可中断溶原状态而进入溶菌性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