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细菌学支原体》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总 论

 

细菌的形态
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

消毒与灭菌

各 论

螺 旋 体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主要内容:


肺炎支原体

  从正常人和动物呼吸道粘膜上可分离出多种支原体,其中肯定能引起人类肺炎的只有肺炎支原体一种,引起的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2左右。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症状较轻,仅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时见有呼吸道以外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症状、神经症状和皮疹。这可能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自身抗体的出现有关。支原体肺炎主要经飞沫感染。大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但一年中任何时间都可发生。发病率以5~15岁的青少年最多。
  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方法靠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查。肺炎支原体生长缓慢,早期诊断有赖于寻找抗原。
  1.分离培养 取可疑患者的痰或咽拭接种在含有血清和酵母浸膏的培养基中,用青霉素、醋酸铊抑制杂菌生长。初分离时生长缓慢,需要观察较长时间。长出的菌落没有明显周边。多次传代后生长加快,菌落成典型荷包蛋样。分离的支原体可经形态、血细胞吸附、生化反应以及特异性抗血清作生长抑制试验(GIT)进行鉴定。培养阳性率差,血清学诊断阳性者培养仅64%阳性。

  2.血清学检查 临床上常用冷凝集试验,但仅50%左右患者出现阳性。此反应为非特异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腮腺炎、流感等也可出现冷凝集素效价的升高。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等抗体测定方法仅在初次感染时出现阳性,再感染时则不出现,原因是该试验主要检测的是IgM抗体,再感染时IgM不升高。

  临床诊断目前倾向于早期寻找抗原。方法有:①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试验从患者痰、鼻洗液或支气管洗液中检测肺炎支原体分子量43kDa多肽或190kDa的P1蛋白;②以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从患者痰中检测肺炎支原体DNA,并可验证治疗效果。肺炎支原体灭活或减毒活疫苗的应用效果尚不理想。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有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这部分支原体在人体的定植可有二次上升趋势。在分娩时由母体产道感染新生儿,以后迅速减少;但在成长后从性生活开始又渐增多。现已被列为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

  我国于1986年首次分离出溶脲脲原体,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中,除衣原体外溶脲脲原体是一种很重要的病原体。溶脲脲原体可引起不孕,国内资料证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吸附于精子表面,阻碍精子的运动;产生神经氨酸样物质干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与精子有共同抗原成分,对精子可造成免疫损伤。

  溶脲脲原体的分离可用加尿素和酚红的含血清支原体肉汤。肉汤内可加青霉素抑制杂菌生长。溶脲脲原体具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氨,使酚红变红,但培养液澄清,表示阳性。在固体培养基上用低倍镜观察,可见有微小的荷包蛋样或颗粒样菌落生长。免疫斑点试验(IDT)是将待检材料滴加于硝酸纤维滤膜上,干燥后加免疫血清。若两者特异性相应就不能被洗去,可用酶标SPA显色,表示阳性反应。此法可用于检测溶脲脲原体抗原或鉴定培养物。

穿透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是1990年首次从1例HIV阳性艾滋病患者尿中分离出的一种新支原体,形态为杆状或烧瓶状。一端为尖形结构和肺炎支原体相似,具有粘附、穿入细胞的作用。
穿透支原体生长较慢,培养基中需加血清,菌落呈荷包蛋样,生化反应有别于其他支原体。抗原和其他支原体不同。对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敏感。

  穿透支原体的致病性与其尖形结构有关,具粘附和穿入作用,引起细胞损伤。感染穿透支原体即能粘附、穿入人或动物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12h后支原体在细胞质中大量复制,导致宿主细胞受损和死亡。有人研究表明穿透支原体对HIV感染者T细胞的作用,可能促进复制和病程的发展。它对诱导TNF-a的表达可能也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有人通过ELISA和免疫印迹进行检测发现,HIV阳性艾滋病患者234例,穿透支原体阳性的检出率为41.5%,而HIV阳性无艾滋病症状者118例,该支原体检出率仅20.3%;其他性传播性疾病患者336人此支原体阳性率仅0.8%,而健康HIV阴性者384人阳性率仅0.3%。因而提出穿透支原体感染是艾滋病的辅助致病因素。

 

后 退
回章首
前 进


CopyRight 2003.10 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制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