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
疏螺旋体属,亦称包柔螺旋体属。8~40μm长,0.2~0.5μm宽。有3~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呈波状。其中部分对人类、哺乳动物或禽类有致病性。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它们均通过吸血昆虫媒介而分别致莱姆病和回归热。
伯氏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
生物学性状
疏螺旋体,长11~37μm,宽0.18~0.25μm。两端稍尖。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染。Giemsa或Wright染色均佳。
营养要求高,培养基需含有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和牛血清蛋白等。微需氧,5%~10%CO2促进生长。适宜温度为35℃。生长缓慢。
- 分类
长期以来,认为莱姆病的病原体只有伯氏疏螺旋体一个种。近来,采用 DNA同源性分析了世界各地分出的莱姆病菌株,发现引起莱姆病的疏螺旋体至少有3个种。且它们在各地的分布不尽相同。①伯氏疏螺旋体,主要是美国和欧洲;②伽氏疏螺旋体,欧洲和日本为主;③埃氏疏螺旋体,亦主要从欧洲和日本分离出。
鉴于莱姆病病原体存在着异质性,其分类尚未取得统—,现一般以伯氏疏螺旋体作为莱姆病病原体的统称。
致病性与免疫性
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和驯养的哺乳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
- 致病物质
伯氏疏螺旋体未发现有外毒素,其致病物质有粘附素等侵袭力和内毒素等。
人被疫蜱叮咬后,伯氏疏螺旋体在局部繁殖。经3~30d潜伏期,在叮咬部位可出现一个或数个慢性移行性红斑。病人早期尚可有乏力、头痛、发热、肌痛等。未经治疗的莱姆病病人,约80%可发展至晚期,晚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或皮肤异常。
伯氏疏螺旋体的抗原性比较稳定,在体内形成的特异性抗体是清除它们的主要免疫机制。
微生物学检查法
由于伯氏疏螺旋体在莱姆病的整个病程中数量较少,因此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一般不做,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诊断莱姆病。使用最广泛的是免疫荧光法和ELISA。ELISA阳性时,需用蛋白印迹分析其特异性。
防治原则
疫区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保护,避免硬蜱叮咬。研制中的人用候选菌,主要是重组单一蛋白疫苗。
回归热疏螺旋体
回归热是由多种疏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急起急退的高热,全身肌肉酸痛,1次或多次复发,肝脾肿大,重症可出现黄疸和出血倾向。根据回归热传播媒介昆虫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为虱传回归热,或称流行性回归热,其病原体为回归热疏螺旋体。另一为蜱传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其病原体多至15种。我国流行的回归热主要是虱传型。
流行性回归热主要通过人体虱在人类中传播。人被虱叮咬后,因抓痒将虱压碎,螺旋体经皮肤创伤进入人体。螺旋体在人血流中大量繁殖,患者高热,持续3~4d后,热退;隔1周左右,又高热。如此反复发作。其机制是螺旋体外膜蛋白易发生变异之故。
蜱传回归热主要通过软蜱传播,储存宿主是啮齿类动物。蜱传回归热的病程和临床表现与虱传型相似,只是病程较短、症状较轻。
回归热的免疫机制主要是以特异性抗体为主的体液免疫。
回归热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采取发热期血液,直接涂片后进行Giemsa或Wright染色,在光镜下可查见比红细胞长数倍的螺旋体。
奋森疏螺旋体
奋森疏螺旋体的形态与回归热疏螺旋体类似。正常情况下,与梭形梭杆菌寄居于人类口腔牙龈部。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则这两种菌大量繁殖,协同引起奋森咽峡炎、牙龈炎、口腔坏疽等。
微生物学检查法
可采取局部病变材料,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观察到螺旋体和梭杆菌并存,两者均呈革兰阴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