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负责人
    → 主讲教师 ←
       刘艳霞

     段宏泉

       高卫真
       方步武
       孟 林
       崔志清
       何景华
     师资结构
 
 
 
 
   
      

方步武 教授

  方步武 196212月生。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
研究方向:中药药理
(抗肝纤维化;抗炎免疫);中西医结合。
负责课题
3项,自选题3项,2项为主要完成人,参加4项。发
表论文
20余篇。参编书7本。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
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项。主要研究
成果: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及测定亚硝酸盐方法;提出内毒素血症期概念。指导硕士生
9名,
毕业
6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药理学,专业基础课,2-4学时/周;临床医学、口腔系各1届,检验系5届,影像系3届,人文系1届,生物信息专业1届,制镜专业2届,学生总人数1040

2. 分子药理,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5届,学生总人数380

3. 临床药理,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3届,学生总人数240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临床医学4届,临床医学七年制1届,检验系1届,影像系1届,口腔系1届,药学专业1届,学生总人数410

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

1. 指导药学专业学生马菁菁完成毕业论文“大承气颗粒药物血清对LPS/PHA刺激的小鼠IELs之增殖与产生NO的影响”,2003

2. 指导药学专业学生李秀玲完成毕业论文“理气开郁法板块方镇痛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2005 (本文获药学院2006年度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奖)

3. 指导药学专业学生王成完成毕业论文“理气开郁法小复方对多因素随机化刺激的大鼠
海马
5-HT含量的影响”,2007

硕士研究生: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毕业6名。有代表性研究论文是:

1. 来丽娜:2002.9-2005.7,“青蒿琥酯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发表论文:
蒿琥酯抗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 22(34):35-37

2. 陈菲:2003.9-2006.7,“理气开郁中药利胆作用与柴郁汤利胆机制研究”。发表论文:NMDA受体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生命科学, 2006, 18(1):51-54

3. 阎姝:2003.9-2006.7,“茵陈合剂对胆固醇结石家兔胆汁成石性的干预研究”。

4. 张莉华:2004.9-2004.7,“理气开郁法小复方对急性和亚急性刺激大鼠的部分神经-
内分泌
-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5. 赵辉:2004.9-2004.7,“理气开郁法小复方的质量标准及对大鼠小肠平滑肌的作用研
究”。

6. 朱爱江:2004.9-2007.7,“理气开郁法小复方的抗炎及对IELs的作用研究”。

7. 指导药学专业学生王成完成毕业论文“理气开郁法小复方对多因素随机化刺激的大鼠
海马
5-HT含量的影响”,2007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蒿鳖养阴软坚方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天津市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06-2008,课题设计,项目负责人

2. “按治则归类进行新药开发与作用机理研究”,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项目的子课题,2006-2008,第7申请人

3. “理气开郁法中药板块的探索性研究( = 1 \* ROMAN I)”,天津市科委和教委联合资助项目的子课题,2005-2007,课题设计,子课题负责人

4. “大承气颗粒药物血清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影响”,天津市教委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2-2004,课题设计,项目负责人。本项目经天津市教委组织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5. “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自选项目,2002-2005,课题设计,项目负责人和具体完成人。本项目经天津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青蒿琥酯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 22(34):25-27. 第二作者

2. 大承气颗粒药物血清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产生/分泌IL-2的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5,11(5): 514-6. 第一作者

3. 青蒿琥酯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5,21(6):762-3. 第一作者

4. 测定血中亚硝酸盐的荧光分光光度法.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5,21(2):235-8. 第一作者

5. 急腹症MODS阶段细胞因子及其它炎症介质与肽类激素的变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15(1):19-22. 第一作者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研究”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本人为第六完成人,2005

2.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本人为第六完成人,2005

3. 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基础医学院,2005

4. “大承气颗粒药物血清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被评为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5. “柴郁汤的利胆/泌胆作用及其作用环节探讨” 被评为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版权所有:天津医科大学    电话:022-23542621    电子邮件:jwc@tijmu.edu.cn